在谈判中往往会遇到某一方或者双方都不愿针对某个问题退让的局面,在这种暂时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前,一旦对峙形成,往往会使谈判效率受到影响,并使谈判人员的自尊心受损??梢运?,僵局是谈判中的一道“坎”,唯有迈过这道坎,唯有当双方避免小异、求大同、互有付出的情况下,才能打破对诗,使会谈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1985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与苏联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初次在日内瓦会晤。双方针对两国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首次会谈。在针对多个议题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该判后,戈尔巴乔夫郁闷地站起身来宣布:“看上去,我们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p>
戈尔巴乔夫的话使得会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并没有针对这向话进行明确的表态,而是提出了一项与会议完全没有关系的建议:“让我们先来休息一下吧!”
此后,他与戈尔巴乔夫外出去散了散步。这次散步后来被证实是使戈尔巴乔夫愿意重新坐到谈判桌前的重要举动。戈尔巴乔夫说:“很显然,新鲜的空气带来了新的观点?!崩锔芡吃蛐ψ呕卮?“看起来,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p>
这次会议虽然未能针对有关停止军备竞赛、巩固和平等问题达成一致,但却使美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先休息一下”就是里根总统打破僵局的方法。虽然在谈判中我们竭尽全力想要避免僵局,但是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僵局便极有可能会出现。一旦谈判僵局处理不好,便极有可能将谈判推入死胡同。相反,若有恰当的应对策略与方法的话,却可使谈判起死回生。